国都证券大智慧,孙武立书与战绩哪一个成就更大?

CF排位号 76

国都证券大智慧,孙武立书与战绩哪一个成就更大?

1、齐文化

齐文化是指在春秋时期,以齐国(今山东地区为主)为主体发展形成的有明显地域特色的独立文化体系。与此同时,以鲁国为主体形成的鲁文化。

国都证券大智慧,孙武立书与战绩哪一个成就更大?

一般来讲,齐文化尚功利,鲁文化重伦理;齐文化讲求革新,鲁文化尊重传统,两种文化又在发展中逐渐有机地融合在了一起,形成了“尚武崇礼”的文化特色。

齐文化最初是西周初年姜太公被封于齐之后,在继承东夷文化的基础上逐渐发展而来的。它以博采众长、融会创新为特征,以实用主义为本质,以富国强兵、召令天下宗旨,与其他区域性文化相比较有着自己明显的“尚武精神”特征。

2、孙武

孙武基本简介:孙武生于约公元前545,卒于公元前470,字长卿,汉族,中国春秋时期齐国乐安(今山东广饶)人,是吴国将领。著名军事家、政治家。曾率领吴国军队大破楚国军队,占领了楚的国都郢城,几灭亡楚国。其著有巨作《孙子兵法》十三篇,为后世兵法家所推崇,被誉为“兵学圣典”,置于《武经七书》之首,被译为英文、法文、德文、日文,成为国际间最著名的兵学典范之书。

3、齐文化的尚武精神与孙武的关系

孙武生活在有“尚武精神”的齐文化环境之中,他也在齐文化中吸取了丰富的营养,他在《孙子兵法》中不仅运用了阴阳说、五行说等等。如《孙子兵法》中以五行中的水来比喻用兵的地方很多。孙武说:“夫兵形象水,水之行,避高而趋下;兵之胜,避实而击虚”。又说:“水因地而制行,兵因敌而制胜”。又说:“兵无常势,水无常形,能因敌变化而取胜者,谓之神”。

因此,孙武的《孙子兵法》吸收了齐文化,并在此基础上得以完善。而同时,孙武的兵法也更加巩固和促进了齐文化的“尚武精神”。

4、孙武的立书和战绩哪个更大

从历史长河的发展来看,很明显是孙武的立书价值更大,它不仅指导了当年的军事和运兵,更成了中国以及世界历史上的兵学圣典。为后世的军事理论提供了不可估量的指导意义。

权臣司马元显为何与其六子一同被杀?

司马元显出道即巅峰,16岁掌权,他的死代表着司马氏的谢幕,其父亲司马道子是一代权臣,祖父是东晋第八位皇帝晋简文帝,曾祖父就是东晋开国皇帝晋元帝司马睿。16岁的时候司马元显就平定了“王恭叛乱”,被称赞为“有明帝神武之风”。

18岁那年就代父掌权,成为了实质上的掌权者,却因为他的政治措施,激起了“孙恩起义”,又兴兵讨伐桓玄,最终兵败身死,此时他才虚岁21岁,而东晋政权从此之后再也没有回归到司马氏之手。

东晋宗室向来有名无实

东晋的开国其实谈不上开国,充其量只能用“司马睿称帝”来形容,因为它基本上并没有经历战争。

司马睿是晋武帝司马炎的侄子,在西晋之时受封为琅琊王,八王之乱中,他还登不上前台,只是属于东海王司马越的一个小弟。

公元307年,西晋还没有灭亡,司马睿听从王导的建议将治所迁移到了建康,并在王导的帮助下很快安定了江南。

10年后,西晋灭亡,北方的诸位宗室死的死,失踪的失踪,北方大地已经沦为胡人的狩猎场,而偏安一隅的司马睿实力大增,因为有长江之险,在当时的情况下,不足以平定天下,但是足以割据一方,因此破落户反而成为了司马氏的中流砥柱。

为了占据大义,司马睿在王导等世家的支持下,登基称帝, 当时司马睿是皇帝,丞相王导统领朝政 ,王导的从兄王敦统领军事,时称“王与马,共天下”。

因为王家兄弟权倾天下,王敦不服皇位上坐着司马氏之人,因此发动了叛乱,甚至攻陷了国都建康,司马睿最后忧愤而亡。

两年后,王敦正准备篡位的时候,中途病危,继任的晋明帝下令讨伐王敦,最终成功平乱,终于稳固了皇位。

这位晋明帝就是后人称赞司马元显之时所提及的“明帝”,没有它讨伐王敦,也许东晋已经二世而亡。

东晋皇族的巅峰时刻与权臣司马道子

令人遗憾的是,东晋皇帝各个以“短命”著称,晋明帝讨伐王敦的第二年就驾崩,时年27岁,后面依次继任的皇帝死亡年纪依次为晋成帝22岁,晋康帝23岁,晋穆帝19岁,晋哀帝25岁,接连几位皇帝先后早逝,东晋再次沦为各个世家大族争权夺利的战场,皇族只能靠边站。

第八位皇帝简文帝司马昱算是好一些,因为司马昱登基的时候已经53岁,所以算是命长的,但是也只活了53岁,登基3/4年之后就驾崩了。

直到孝武帝之时才有所好转,在位长达23年。

孝武帝是司马昱儿子,东晋第九位皇帝,登基的时候,司马道子才9岁,被立为琅琊王,这个位置可不普通,因为司马睿登基之前就是琅琊王,所以有储君的意思。

因为血脉关系,司马道子是孝武帝最信任的人,前面一连五任皇帝,最高的才27岁,他们死因说正常,估计也没人信,这个时候的东晋早已不复八王之乱时候,宗室已经衰微到了极致。

而年轻的司马道子也不负皇兄的期望,他的政绩“抑谢兴马”,将司马氏的荣光重新撒到了东晋大地,

当时的朝堂早已过了王家掌权的时期,最有名的当属“江左风流宰相”谢安,而谢安还非常欣赏年少的司马道子,可惜等司马道子长大之后,因为立场的关系,第一个就拿谢安开了刀。

谢安有个女婿,叫王国宝,因为品行不端,被谢安厌恶,一直不得志,正好他又是司马道子王妃的堂兄,也算是他的大舅哥了,两人一拍即合,共同在都城内毁谤谢安,令其难以自处,最后干脆来个眼不见为净,跑出了建康,前往广陵避祸。

从此之后,朝堂上司马道子一家独大,东晋也算勉强回到了司马氏手上,虽然实质上是孝武帝的功劳 ,可是名义上毕竟司马道子是马前卒,这功劳也自然该记到司马道子身上。

王恭举兵

虽然司马道子在光复皇权之上,做出了贡献,可是事实上,他并不是一个合格的宰相,因为宠信奸佞小人,贪财又沉迷酒色,东晋百姓苦不堪言。

本来除了心腹大患谢氏之后,司马道子与孝武帝之间的矛盾也渐渐凸显,孝武帝正在琢磨着是不是要找个机会贬了司马道子,好真正收拢皇权,不料,东晋就容不下一个能作为的皇帝长寿。

35岁那年,晋孝武帝以一个非常莫名其妙的原因被后宫妃嫔所杀,原因是开了这个被称为“张贵人”的后宫一个玩笑,被她用被子闷死了,更奇葩的是,并没有人追究这个张贵人的罪责。

有能力的孝武帝一死,昏庸懦弱的司马德宗即位,凭着皇叔的身份,司马道子的权利更加稳固,因为宠信王国宝的原因,时任青州、兖州二州刺史的王恭对其极其不满,最终决定起兵。

司马道子自从将谢安赶出建康之后,就没有多少值得说道的事儿,面对王恭的举兵,他不知所措,还是年仅16岁的会稽王世子司马元显站了出来,之前因为孝武帝没有早夭,有了儿子之后自然将司马道子从琅琊王的位子上移了过去,被封为会稽王,而司马元显即为会稽王世子。

司马道子整日饮酒作乐,司马元显却雄心万丈,准备大展宏图,一力主张讨伐作乱的王恭,后来因为成功策反了王恭手下的北府将军刘牢之,王恭兵败被处死,表面上算是平定了“王恭之乱”。

“东录”与“西录”

公元399年,司马元显18岁,因为之前讨伐王恭而声名远播,加上他的父亲司马道子只顾着饮酒作乐,朝堂大权都交到了他的手上。

原本司马道子有“录尚书事”一职,也就是总领朝政之意,后来司马元显也被委任“录尚书事”一职,因此前往西府的司马元显被称为“西录”,每天来访的人众多,门庭若市,而司马道子所在的“东录”则门可罗雀。

因此,司马元显渐渐变得骄傲豪奢,更是暗示朝廷礼官,以自己德高望重且总掌国事,应该受到最大的恭敬。

400年,吏部尚书车胤,就是“凿壁借光”的那位,因为不满司马元显的骄傲放纵,于是去找到东录的司马道子,希望他能管一下他的儿子,司马元显知道后,马上去问司马道子,车胤对他说了什么,司马道子沉默不语,而司马元显一直追问不停 。

问得不耐烦了,司马道子直接说道:“你想幽禁于我吗?还不许我和朝臣见面了?”

司马元显在司马道子这里受到了呵斥,便暗中派人谴责车胤,车胤害怕报复,吓得自杀。

孙恩、卢循起义

虽然东晋一直不安宁,前有王敦作乱、王恭举兵,后面有桓玄建立“桓楚”,但是规模最大的一次农民起义就是由孙恩、卢循所领导的起义,而这场起义来源于司马元显的一项政令——征发“免奴为客者”充军。

东晋因为琅琊王称帝,并未经过战争统一,虽然版图已经够小,事实上很多地方依旧是世家大族割据的状态,朝廷中央所能控制的区域也就只有三吴地区,大概有八郡之地。而这地方本来就富庶,再加上“永嘉南渡”,绝大部分世家大族都在这地方分别占有私地,所以这也是剥削最严重的地方。

而剥削最重,实际上就没有了农民的立足之地,平民百姓都做了大户人家的佃户,而很多佃户的祖上又是因为有罪被贬为奴隶的身份,虽然到了他们这一代,已经不再是奴隶,但是也没有成为普通百姓,依然做着世家大族的奴隶工作。

根本上来说,就是这些人不缴税,为世家大族做私活。

司马元显既然有宏图大志,自然盯上了这些人,或者说这些劳动力,他下达了一个政令,征发江东八郡“免奴为客者”,以充兵役,号称“乐属”。

“免奴为客者”,意思就是祖上是奴隶,到了这一代已经被免罪,而作为士族的荫客,或者说给他人做佃户的那些流民。

这一政令在当时引起了极大的不满,不仅是拥有这些免费劳动力的世家大族不满,这些被“免奴为客者”本身也是不满,毕竟给世家大族做奴隶,起码不会饿死,也不用担心赋税,也不需要上战场,在剥削严重的东晋,这还算是美差了。

当然,这些普通荫客的想法不重要,重要的是动了门第士族的蛋糕,于是有了著名的“孙恩起义”,孙恩一呼百应,三吴八郡遍地烽火,甚至一度打到了建康城下。

讨伐桓玄,兵败身死

上面有提到“王恭之乱”被勉强平定,其实王恭之乱,趁势起兵的并不仅仅只有王恭,为什么征发“免奴为客者”入伍的政令只在三吴八郡?因为其他大部分地方都不听朝廷的,所以不想自取其辱!

而荆州就是这么个地方,当然这个荆州并不是东汉末年的荆州,东汉时期,天下只有十三州,东晋因为国土狭小,世家大族却不少,所以不仅将实际占领的大州分为多个小州,还建立了多个侨州,比如并州、雍州之地远在北方胡人手中,可是东晋依然有这些州名。

此时的荆州刺史名叫桓玄,是大司马桓温之子,在王恭之乱时候,也曾响应过王恭,只不过没有实质性的军事行动,王恭就已经死了。

在孙恩起义之时,桓玄也不甘寂寞,多次有意出兵,还向司马元显索要更多的领地,司马元显对其十分畏惧。

公元402年,司马元显虚岁21岁,升任骠骑大将军、征讨大都督,都督十八州军事,讨伐桓玄,最终兵败被捕入狱。

桓玄入京执掌朝政,杀害了司马元显及其6个儿子,司马氏从此再也难掌大权。

司马元显的灭亡,象征着东晋皇室最后的余晖也要谢幕

桓玄掌控朝政的第二年,就篡位登基,国号“楚”,史称“桓楚”。

不久之后,宋武帝刘裕打败桓玄,恢复东晋,并把持朝政,最终又杀死最后两任东晋皇帝,彻底覆灭东晋,建立刘宋。

司马元显一生短暂,却也辉煌,功过不好说,但是其地位却是非常特殊,代表这司马氏最后的努力,集中了几代皇族之人的拼搏与努力。

正可谓“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他的死代表这司马氏的落幕。

原创不易,请关注@老夫从不吹牛

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明代著作《增广贤文》里有这么一句话,“穷居闹市无人问,富在深山有远亲”。嫌贫爱富,是当代人性的一种扭曲,也是社会的真实写照。在几千年传统文化里,这种劣根性一直都贯穿存在着。前不久,我在网上看到这么一句话,“我们辛苦三代打下的江山,你一个寒门学子十年苦读就想打破”,乍一看去,这句话还是有一些道理。富裕,每个人都不是天生就能的,都是需要打拼努力换来,那如何摆脱贫困,一直是大家热衷讨论的话题。

中国人都是勤奋的,都是精明的,都是能干的,君子爱财取之有道,在任何时候,通过自己的努力,选择合适自身的方法,也许挣钱也不是那么难。贫穷的人通过努力而富足,那富裕的人呢?“富不过三代”,怎么才能守住辛苦打拼积累下来的财富呢,老祖宗们也给了许多建议,古话“穷走水一家毁,富涉淫三代贫”,是什么意思呢?

穷走水一家毁

中国的水资源非常丰富,水路经商在古代算是一个非常发达的行业,虽然现在在我们看来,水路是最慢的交通方式,但在陆运不发达的古代,水运是非常便捷的。翻开历史书就能看到,沿江沿河的一些城市,都是非常发达兴旺的城市。

从字面的意思来看,走水的意思就是在水上行走的意思,换句话说,就是走水路的意思,那为什么穷走水一家毁呢?古代的水利工程是很弱的,水路运输虽然非常发达,但是都是把脑袋提着挣钱。倘若一家人都穷,走水路出事的话,对于这个家庭将是灭顶之灾,古时候的男人撑起半边天,一个家庭,倘若失去了男性的劳动力,生活将会非常难过,导致“一家毁”。

那老祖宗的意思就只是这个字面的意思么?其实不然,凶险的水路这里也寓意着走偏门,也就是大家常说道的“歪门邪道”,穷可以但不能没有志向,倘若误入歧途,毁掉的就是一整个家庭了。越是遇到困难,越到端正自己的品行,不能做违法乱纪的事情,不要轻易“走水路”,法律是最基本的底线,致富的道路有很多,千万不要去踩红线。

富涉淫三代贫

“色”字头上一把刀,从古到今,有多少人是因为沉迷女色落了个家破人亡的下场。在封建社会,有多少帝王后宫佳丽几千,贪图美色的帝王有哪一个有好的下场?饱暖思淫欲,是人的本性,欲望是无止境的,如果不能很好的控制自己的欲望,摧毁的不仅是身心,还有辛苦打拼得来的财富。

我认为,这个淫不只是“贪色”,更多的是指放纵自己的欲望。沉迷于酒肉之林,有再多的财富都经不起挥霍,“富不过三代”可能就是这个道理吧。建立一个家庭分容易,但是守住一个家庭很难,现今社会,有多少夫妻之间,贫穷大家一起奋斗,而一旦经济好了,就控制不住自己,最后导致家庭的分裂不在少数。所以,控制住自己的欲望,不然早晚有一天会波及三代,回到贫穷的日子。

有很多古代传下来的话,都是经过千百年老祖宗们的经验总结得出,并不无道理。“穷走水一家毁,富涉淫三代贫”就充分地告诉我们一定要走好自己的人生路,不要走“歪路”,一定要沿着“正道”前行,守住自己的“初心”。

喜欢的感谢点赞,欢迎在下方留言评论,更多农村趣闻和趣事,莲妈家诚邀您的关注,一起交流讨论农村轶事。

为何因为秦始皇短短30个字的信?

吕不韦辅佐两代秦王,叱咤风云十几年。然而,公元前236年,他读了秦始皇30个字的信,就喝下鸩酒,结束生命。奇怪的是,秦始皇并没有让他自尽。吕不韦的自尽,背后暗藏着2个深层原因。

吕不韦是一代名相。

但他的晚年,被秦始皇赶出了咸阳,最后因一封30个字的信,而了结生命。

秦始皇的信,是这么写的:

“君何功於秦?秦封君河南,食十万户。君何亲於秦?号称仲父。其与家属徙处蜀!”(取自《史记》)

这句话的意思,翻译过来,是这样的——

秦始皇对吕不韦说:“你对秦国有什么功劳?秦国封你在河南,食邑十万户。你对秦王有什么血缘关系?而号称仲父。你与家属门客全部迁到蜀地去居住!”

乍一看,这封信,似乎只是一个简单的贬斥信。

秦始皇一方面抹杀了吕不韦对于秦国的全部功绩,否定他的仲父身份;另一方面,他把吕不韦及其家人,全部流放,都赶到荒凉的蜀地去。

曾经,吕不韦权倾朝野,位及丞相。如今,他被贬官,被流放,从最高处重重衰落。

读完信后,吕不韦思索片刻,就立刻饮下毒酒,了结生命。

在《史记》的记载中,吕不韦自杀的原因,是担心日后被杀,即:

“吕不韦自度稍侵,恐诛,乃饮酖而死。”

恐诛,即害怕被诛杀。

这个解释,似乎有一定的合理性。

秦始皇流放吕不韦,说不定哪天,就心血来潮,取他项上人头。

但事情真的这么简单吗?

当然不是。

想要解释清楚吕不韦的自尽,就必须从秦始皇对他态度的转变,开始说起。

秦始皇对吕不韦的态度转变,发生在公元前238年。

这一年,20岁的嬴政,在雍城举行冠礼,并一举铲除嫪毐叛乱。

此后,他对吕不韦的态度,就越来越差,因为嫪毐就是吕不韦介绍给他母亲的情人。

他对吕不韦的态度转变,按照程度,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逐渐冷淡。

秦始皇的母亲赵姬,曾和吕不韦有说不清、道不明的关系。

随着嬴政年岁渐长,吕不韦不想招惹麻烦,便给赵姬送去了嫪毐。此后,赵姬和嫪毐谈情说爱,还生了2个孩子。

此后,嫪毐谋反,被秦始皇一举歼灭。

在这件事中,吕不韦是引荐人,本应罪无可恕,但秦始皇并没有发作。

关于这件事,《史记》有这样一句话:

“王欲诛相国,为其奉先王功大,及宾客辩士游说者众,王不忍致法。”

这句话的意思,是秦始皇准备诛杀吕不韦,但念在他侍奉先王,有大功劳,加之许多门客求情,便心有不忍,没有处罚他。

不要小瞧这段话。

这里面藏了两层意思:

其一,按照规矩,嬴政应该要杀了吕不韦;其二,考虑到吕不韦为先王立下大功,又有许多门客求情,可以暂时不杀。

请注意,整个事件中,吕不韦到底有罪没罪,嬴政都没有下定论。

他只是“不忍致法”,而不是“赦免其罪”。

由此可见,从此时开始,嬴政对吕不韦的态度,就有了改变。

至于未来如何发展,主要看吕不韦是否有反心。

若是吕不韦有反心,那么这件事,随时可以拿出来,再进行处罚。

第二阶段,赶出咸阳。

公元前237年,距离嫪毐事件已经过去了1年。

但秦始皇毫无预兆地,突然罢免了吕不韦的丞相之位,并把他赶出咸阳,让他回河南封地。

许多人认为,这是秦始皇就嫪毐事件,对吕不韦的责难。

可仔细看《史记》上的描述,我们可以清晰发现,这只是秦始皇对吕不韦的提防。

“秦王十年十月,免相国吕不韦。及齐人茅焦说秦王,秦王乃迎太后于雍,归复咸阳,而出文信侯就国河南。”(《史记·吕不韦列传》)

据《史记》记载,嫪毐事件后,嬴政就和母亲断绝关系,并将她幽禁在雍城,此生不再相见。

后来,随着一统天下的进展,嬴政需要为“孝义”做出表率。

在茅焦的劝说,秦始皇将母亲赵姬,从雍城接了出来,让她在咸阳安享晚年。

这就是“归复咸阳”。

有趣的是,罢免吕不韦的丞相之位,也在同时进行。

此时,吕不韦是文信侯,他被从咸阳赶出,去了河南封地,即“就国河南”。

“一归一就”,一对比,秦始皇的意图,就十分明确了。

他就是要隔断太后赵姬和吕不韦的联系。

最初,赵姬是吕不韦的姬妾,后来吕不韦将她送给了赢异人,也就是嬴政的父亲。

异人死后,嬴政即位,赵姬成了太后。

大权在握,她立刻和吕不韦不清不楚。

后来,嫪毐出现,吕不韦退居幕后。

如今,嫪毐已死,赵姬也要回到咸阳。

此时,如果嬴政继续让吕不韦当丞相,恐怕两人又会旧情复燃。

对于嬴政而言,嫪毐谋反的事情历历在目,他实在不想再吕不韦身上再经历一次。

某种程度上,他将吕不韦赶出咸阳,就是为了防患于未然。

其实,这已经是明晃晃的不信任了。

但是,吕不韦并没有引起警惕。

虽然他被罢免了丞相之位,可嬴政还是给了他河南十万户的封地。

用现在的话说,吕不韦虽被撤职,可待遇不减。

因此,吕不韦始终期待返回咸阳,并没有意识到事情的严重性。

第三阶段,书信一封,了结生命

吕不韦去了河南后,并没有收敛。

他依旧和诸侯、宾客来往。

仅仅1年,各国有头有脸的人物,都跑到河南区拜访吕不韦。

此时的吕不韦,已经不是秦国丞相了,但他过得比丞相还要风光。

此时,不少人开始为吕不韦发声,要求嬴政把吕不韦接回来。

在吕不韦看来,他只是在向嬴政展现实力。

可在嬴政眼中,吕不韦此举,无异于在挑衅自己。

此前,嫪毐也有门客三千。

只是,他的门客,基本上都是莽夫。

但吕不韦不一样。

他“家憧万人”,“食客三千人”,还深受其他诸侯国领导的喜欢。

这个时候,吕不韦想不想反,已经不重要了。

因为,只要他想反,对嬴政就是巨大的威胁。

嬴政的信,也是这个时候,送给吕不韦的。

短短30个字,瞬间让吕不韦意识到了事情的严重性。

他开始明白,自己的处境非常危险,甚至毫无回旋余地。

曾经,嬴政公开肯定他侍奉先王的功劳,即“为其奉先王功大”;如今,嬴政说他对秦国毫无功劳,即“何功于秦”。曾经,嬴政封吕不韦为丞相,称呼他为“仲父”;如今,这层关系被否定,还要让他搬到流放罪人的蜀地。

这样的落差,吕不韦瞬间意识到,自己犯了“功高盖主”的毛病,也几乎预见到自己和嫪毐一样的结局。

与其如嫪毐一样,被车裂、灭三族,不如自我了结,留个全尸,博个名声。

或许,这是吕不韦选择鸩酒自尽的理由之一。

或许,他想用他的死,换取家族的生。

怕死,是人之常情。

但怕死、恐惧,没办法解释吕不韦自尽的行为。

在《史记》的记载中,吕不韦自尽的原因,被完全归结为“贪生怕死”。

但我认为,这是污蔑。

吕不韦是个很厉害的人。

他从商人起家,铤而走险押宝赢异人,成功转型政治,位及丞相。

他编写了《吕氏春秋》,提供治国方略,藏着大智慧;

他招贤纳士,为一统天下做准备,立下汗马功劳。

他不止是商人、政客,在吕不韦的心中,还装着忠君思想和统一大梦。

这样的吕不韦,仅仅用一句“贪生怕死”“保全家人”来解释他的自尽,实在太轻飘飘了。

我认为,他的自杀,至少还有以下两个原因。

第一,保全名节,以死明志。

吕不韦的前半生,功成名就,门客三千,各国的有才之士无不尊他一声“丞相”。

他所撰写的《吕氏春秋》,更是集当时各家言论,采集各家治国之长。

这个是吕不韦的功绩,更是他一生的骄傲。

但嬴政的这封信,全然抹杀了他全部的功绩,甚至直接表明态度:我担心你谋反!

岁馀,诸侯宾客使者相望於道,请文信侯。秦王恐其为变,乃赐文信侯书曰……(《史记》)

秦王恐其为变。

这种明晃晃的怀疑,对于呕心沥血的臣子,是最大的侮辱。

若是吕不韦从未有过反心,所做一切,只为回到咸阳效力,那么,嬴政30个字的杀伤力极大,足以让他万念俱灰。

在这种状况下,吕不韦的自尽,某种程度上,算得上以死明志、保存身后名节。

与其等着嬴政一步步抹杀掉自己的功绩、毁掉自己的名声,不如干干净净死去,不再受侮辱。

你觉得呢?

第二,看清局势,重启无望,绝望而死。

其实,在嬴政给吕不韦去信之前,吕不韦还畅想着回到咸阳,继续助力嬴政统一天下。

可现实是,嬴政用30个字,把他打发了。

此时,吕不韦彻底绝望。

他清晰地认识到,从嬴政亲政、嫪毐被杀开始,他就已经一步步走到了绝境。

此后余生,嬴政绝不会再启用他。

对于吕不韦而言,他有过权势,不缺钱财,唯有一个统一天下的梦,如今也无缘参加。

被贬去蜀地,对于他而言,就是看不到希望的人生。

生不如死,不如一死了之。

【写在最后】

其实,写这篇文章,挺感慨的。

许多人一提到吕不韦,就会想到他和赵姬的风花雪月。

许多人总是先入为主,认为吕不韦只是单纯的运气好,却并没有看到他身上的雄才伟略。

历史上完整的吕不韦,非常厉害。

他既是一位极其努力的商人。

“奇货可居”的典故,体现了独特眼光,而这种眼光,需要格局作为支撑。

他从商人,一步步成为丞相,没有迷失在金钱的陷阱里,一直做的都是为国为民的大事。

他又是一位极具谋略的思想家。

他曾提倡“义兵”,减少了战争中的大屠杀。

“入于敌之境,则民知所庇矣,黔首知不死矣,至于国邑之交,不虐五谷,不掘坟墓,不伐树木,不烧积聚,不焚室屋,不取六畜,得民虏奉而题归之,以彰好恶,信与民期,以夺敌资。”(《吕氏春秋》)

他非常关心水利、关心发展农业生产。

著名的都江堰工程,是由李冰创建,但真正大力支持和执行的,是时任丞相的吕不韦。

吕不韦所撰写的《吕氏春秋》中,也有《上农》《任地》《辨土》《审时》四篇,专门用来讲农业生产科学化问题。

他的眼光、格局,都远超当时的时代,他所做的贡献,也值得后人称赞。

这样的吕不韦,若是能被嬴政好好任用,或许秦国统一天下的时间,会大大缩短。

你怎么看呢?欢迎留言。

渭水之盟大唐到底赔了什么?

“渭水之盟”就是东突厥汗国的君主颉利可汗仗着自己军队强大,向唐太宗勒索财物,然后满载而归。

当时,唐王朝上承隋末战乱、人口大量死亡的弊局,“贞观初,户不及三百万”,下则因为唐太宗才刚刚登基(玄武门之变后逼宫),皇位不稳,无法对突厥发起歼灭战。

突厥对唐朝的威胁有多大?可以看《通典》的记载

唐朝与突厥的关系非常复杂,当年唐高祖李渊起兵时,曾因为兵力不足,向突厥人称臣、献银,借助突厥的骑兵才站稳了脚跟。

可是在唐朝建立以后,骄横的突厥人仍然多次入侵边境,对唐朝的边境形成了巨大的威胁。

在唐高祖武德年间至贞观初年,东突厥汗国曾多次劫掠唐朝的边境。有一年,颉利可汗率15万大军,攻入并州一带,劫走当地的农夫、民妇、商户5000多人以及财富、粮食无数。

尝到一点甜头之后,颉利可汗又在第二年率骑兵10万劫掠朔州,偷袭太原,又满载而归。《通典》记载,由于隋末天下战乱,边防空虚,草原的突厥人趁机强大了起来。

东突厥汗国的军队逼近中原,其君主又纳隋炀帝的萧皇后为妻,突厥人想要效仿当年的拓跋鲜卑(北魏道武帝拓跋珪)一样入主中原。

隋末的军阀李渊、窦建德、王世充、刘武周、梁师都、李轨、宇文化及等人,因为惧怕突厥的兵力,都向突厥称过臣、纳过贡。突厥人的势力达到了“控弦百万,近代未有”的局面。

唐太宗用及其卑微的态度向突厥求和,换取了突厥的退兵

在公元626年,唐高祖李渊退位,李世民登基为帝,是为唐太宗。这时,东突厥汗国又认为有机可乘,由颉利可汗、突利可汗率兵20万南下,一路攻城掠地,居然打到了长安城外40公里远的渭水桥边。

唐太宗虽然十分震惊,但是又无法用军事力量击退突厥人,于是亲自到渭水桥边求和。《旧唐书》只是轻描淡写地说:唐太宗在长安附近虚张声势,突厥也不敢进一步孤军深入。双方在渭水河边杀白马为盟,订立了友好盟约,唐太宗送给了突厥人一定的财物,然后突厥人就老老实实撤退了。

事实上,不难想象,突厥人一定是以骄横的态度,勒索了唐太宗大量的财物,并且得到了唐朝的称臣态度或者卑微求和。而唐太宗也是以相当卑微或者低调的态度,才换取了突厥的全军撤退。作为堂堂的天子,不得不低声下气向突厥的首领求和,这本身就是非常耻辱的事。

唐太宗最终用武力手段清洗了“渭水之盟”的屈辱,并且开启了盛唐的时代

可是,唐太宗毕竟是唐太宗,他手下既有李靖、李道宗、李绩、苏定方、侯君集、李神通、薛万彻、尉迟敬德这样的名将,也有从隋末战乱中锻炼出来的精锐兵马。

突厥虽然军力很强大,但毕竟是生产力落后的草原民族,无论是经济还是人口都比不了中原王朝。在长期的对抗中,突厥根本不是唐朝的对手。

为了清洗“渭水之盟”的羞耻,唐朝在629年发动了针对突厥的全面战争。唐将李靖、苏定方等偷袭突厥大帐,李靖等人又在白道歼灭突厥主力。

唐军派出10万人马北上,成功灭掉了当年十分猖狂的东突厥汗国。当年,曾在渭水河畔耀武扬威的颉利可汗,最后被押送到唐朝,最终老死于长安,封为归义王。

注:颉利可汗本名叫阿史那氏•咄苾,出自突厥的阿史那部落。“阿史那”是突厥的王姓,也是最纯正的突厥人,远不是乌古斯部可比的。

另外一个突厥系的国家则是西域的西突厥汗国,也在唐高宗李治时候被名将苏定方所灭。西突厥汗国的末代君主是沙钵罗可汗(阿史那•贺鲁)。

沙钵罗可汗在逃亡中亚时被俘,也被唐军抓到长安。不过,唐高宗没有斩杀他,而是让他在长安养老。沙钵罗可汗死后,埋葬在了当年的颉利可汗墓旁,是出于唐朝对突厥人的宽容。

虽然有过“渭水之盟”的羞辱,但唐朝前期的历代帝王励精图治,打退了周边的敌人,并没有让北方游牧民族入主中原。唐朝前期,军力空前强大,先后攻灭漠南的东突厥汗国、漠北的薛延陀汗国、西域的西突厥汗国、青海的吐谷浑汗国、东北的高句丽王国。

版权声明 本文地址:https://www.sdsyysh.com/cfpaiweihao-8392.html
1.文章若无特殊说明,均属本站原创,若转载文章请于作者联系。
2.本站除部分作品系原创外,其余均来自网络或其它渠道,本站保留其原作者的著作权!如有侵权,请与站长联系!
扫码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