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兴仪表股吧,150亿IPO为何华大基因与腾讯华为并称深圳三宝

英雄联盟 71

天兴仪表股吧,150亿IPO为何华大基因与腾讯华为并称深圳三宝?

作为中国基因行业中的领军企业,华大基因还被称为基因界的“黄埔军校”——业界不少企业的创始人曾就职华大,这类公司也因此被称为“华小”或者“华创”。

VC/PE对华大的钟爱也延续到了“华小”身上。据投资界(微信ID:pedaily2012)不完全统计,目前业内共有“华小”公司30多家,其中很多已获得过融资。

天兴仪表股吧,150亿IPO为何华大基因与腾讯华为并称深圳三宝

本可成为上市公司的老总,却偏要自己创业

众多“华小”中,不得不提的就是碳云智能,其创始人曾是华大基因的二号人物——原CEO王俊。在华大员工眼里,“王俊在BGI(华大基因)永远是仅次于汪老板,不管他的具体头衔是什么。”

早在1999年,还在北大读研究生的王俊就加入了刚刚创办的华大,成为了华大基因最年轻的元老。王俊深得汪建的信任与器重,先是于2012年任深圳华大基因研究院执行院院长,后又担任华大基因CEO。

除了王俊之外,碳云智能的其他三位联合创始人也皆为华大基因的高管,包括前华大科技CEO李英睿、前华大基因COO吴淳、原华大基因CIO黎浩。

从成立到长成独角兽可以多快?不到6个月

卸任华大基因CEO三个月后,王俊就于2015年10月27日成立了碳云智能。不过,王俊、李英睿、吴淳仍是华大基因董事。此外,王俊持有华大控股10.5%的股份和华大投资57.07%的股份,李英睿持有华大投资1.03%的股份,而华大控股和华大投资为上市主体华大基因的第一和第二大股东。此轮融资后碳云智能的估值已达10亿美元,诞生不到6个月的时间就跻身独角兽之列。

打造数字生命联盟,碳云智能频频出手投资

据说,王俊从华大出走的原因是和汪建在公司线路上不和。汪健力求横向出击各项业务的同时,也要在纵向上覆盖整条产业链,王俊却认为这不现实。离开华大的王俊意图打造合作开放的平台。

王俊认为,尽管越来越多的基因信息被检测出来,但要想做到对生命信息的真正理解,需要一个大型的生物链数据化的数据库,同时需要人工智能系统来处理这些数据,从中找到规律。

今年年初,碳云智能发布了其数字化健康管理平台“觅我(Meum)”的同时,宣布斥资4 亿美元投资 7 家公司成立数字生命联盟,碳云智能的发展业态初现端倪。就在今年5月,碳云智能又参与了HealthLoop的B轮投资,数字生联盟又添一员。

除了数字生命联盟的布局,碳云智能还对新三板公司般若系统注资了3000万元来拓展在保险业的数据应用能力。

此外,碳云智能还于2016年1月份在欧洲岛国马耳他正式成立碳云(马耳他)有限公司,建立起了布局全球智能健康管理平台的第一个国际基地。

王俊曾表示,我们做的是平台和生态系统型公司,和现有华大的服务模式会形成很好的互补,比如这当中涉及到基因检测的部分,我们是要交给华大等数据产出公司来做的,华大将会是我们很重要的合作伙伴。

“华小”都在蚕食华大的业务

然而,从华大基因走出的“华小”们,能和华大成为合作伙伴的并不多。毕竟华大基因是基因行业中一家全产业链公司, 与“华小”在市场上某些领域存在重叠也是不可避免的。

贝瑞和康已与华大在“无创产前检测”业务上不相伯仲

华大基因招股书显示,2014年-2016年,华大基因的主营业务收入分别为11.24亿元、13.1亿元和17.0亿元。其中生育健康类服务是华大基因近年来主要的营收来源,占比从2014年的31.71%上升到2016年的54.62%。生育健康类服务提供的服务项目中以预防新生儿缺陷的无创产前筛查(NIPT),是基因测序临床应用最成熟的领域。

而正是这项占据华大基因营收最大部分的业务,如今已受到另一家“华小”企业贝瑞和康的严重威胁。

贝瑞和康创立于2010年,主打无创产前基因检测及仪器试剂盒销售。贝瑞和康在借壳重组预案中披露,2016年其实现营收9.22亿元,这与2016年生育健康类服务给华大基因带来9.29亿元的收入已基本持平。

贝瑞和康的创始人高扬和周代星曾分别任华大健康总裁和Illumina亚太区负责人。当年高扬执掌的华大健康正是华大医学的前身,他几乎是全程参与了华大医学主营业务“无创产前检测”的筹备与启动。除此之外,贝瑞和康的董事蔡大庆,系原华大健康CFO;另一名股东任媛媛,曾任华大健康测序部门经理。

相较于华大基因,贝瑞和康对于资本的态度显然更加开放,早在2011年9月,就获得了君联资本的首轮投资。后来,2013年9月又完成第二轮融资,投资方除了首轮投资方君联资本,还增加了博裕资本和启明创投。

在资本的助力下,贝瑞和康甚至通过借壳天兴仪表早于华大基因登陆了A股市场,成为了实际上的“基因测序第一股”。

“诺禾致源”后来居上

主营业务被“华小”企业迎头赶上的并不只有“无创产前测试”一个,在基因科研测序领域,另一家企业诺禾致源也早与华大基因平分秋色,并有超越之势。

成立于2011年的诺禾致源,在基因科研测序领域做得风生水起,早在2015年,就以25.5%的国内市场占比,微超华大基因的25%。

据悉,诺禾致源的创始人李瑞强曾任华大科技总裁,他在基因测序界有“绝世武林高手”的美名,且在科研测序领域拥有强大的影响力。此外,李瑞强离开华大的同时,还一并带走了蒋智、吴俊、周广宇、田仕林、李艳萍、闫军、刘文彬、曹志生等一批骨干员工。

作为“华小”系的一员,诺禾致源同样备受资本青睐。2015年,其获得国家开发投资公司旗下PE国投创新的首轮投资;2016年11月,再次获得招银国际、国投创新及方和资本5亿元人民币的B轮融资。

战略投资“华小”企业能否挽会危势?

面对整个产业链各个环节的友商对自己业务的蚕食,华大基因必然也承担着不小压力,其完全靠自身大而全的战略似乎也有所松动,对“华小”的策略也有所改变。

2016年8月,吉因加获得了2亿元的A轮融资,其投资方中除了火山石资本和松禾资本两家投资机构外,华大基因作为领投方赫然在列。

华大基因CEO尹烨也表示:“吉因加拥有同业少有的NGS行业经验和肿瘤领域深耕细作的能力,而华大基因作为NGS行业龙头,乐于成为同业垂直发展型公司的服务平台,今后华大基因也将进一步提供品牌、资本、行业资源等多方面的支持和帮助。”

吉因加成立于2015年4月,专注肿瘤基因检测领域,自主研发了ER-Seq、mTBI、mClone等核心技术,初步形成了无创、精准、动态的ctDNA检测体系。

据了解,吉因加的董事长兼CTO易鑫曾任华大医学的COO、华大基因研究院副院长;总裁兼CEO杨玲曾任华达集团助理总裁、天津华大总经理;CFO熊力此前也曾是华大投融资部的负责人。

目前,吉因加的ctDNA检测技术已实现商业运作,服务范围覆盖全国20个城市,并与90多家医院、400多名肿瘤医生建立了合作关系。

结语

相比国内基因行业中无论是“华小”还是非“华小”的公司,对华大基因威胁最大的是世界上最大的基因测序仪器公司Illumina。基因测序设备和耗材为产业链上利润最丰厚的一环,而目前 Illumina占有上游最大市场份额。

2012年,华大对纳斯达克上市公司基因测序仪器生产商Complete Genomics私有化收购,也让其和Illumina的关系十分紧张。

在华大完善基因测序产业链上游的同时,Illumina也在通过收购、战略合作等方式积极地布局中下游。“华小”中的贝瑞和康、安诺优达以及诺禾致源都先后与之达成战略合作。

华大基因所处的基因组学应用行业属于发展最快的高科技行业之一,随着第二代测序技术的快速发展,市场环境逐渐成熟,国家政策逐步放开,就算是没有“华小”这一群体,市场上也会涌现出一大批新的面向基础研究的基因测序服务提供商和面向终端用户的临床、医疗类的基因检测服务提供商。

基因测序行业,特别是国内成熟产品和服务的竞争变得愈发激烈的趋势已不可逆转。

【本文为投资界原创,网页转载须在文首注明来源投资界(微信公众号ID:PEdaily2012)及作者名字。微信转载须在文章评论区联系授权。如不遵守,投资界将向其追究法律责任。】

军工龙头股有哪些?

中国航天科技(000901)集团:中国卫星(600118)、航天机电(600151)、航天动力(600343)、航天电子(600879);2. 中国航天科工集团:航天电器(002025)、航天科技、航天通信(600677)、航天长峰(600855)、航天晨光(600501)、航天信息(600271)、中兴通讯(000063);3. 中国航空工业第一集团:西飞国际、中航精机、贵航股份(600523);4. 中国航空工业第二集团:成发科技(600391)、哈飞股份、洪都航空(600316)、中航电子(600372)、东安动力(600178)、南方摩托、中航黑豹(600760);5. 中国兵器工业集团公司(北方):凌云股份(600480)、北方股份(600262)、新华光、北方天鸟、北方国际(000065)、长春一东(600148)、北方创业(600967)、晋西车轴(600495);6. 中国兵器装备集团公司(南方):中国嘉陵(600877)、长安汽车(000625)、天兴仪表(000710);7. 中国船舶(600150)工业集团公司:中国船舶、广船国际,ST钢构;8.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四创电子(600990)、卫士通、国睿科技(600562)、海康威视(002415)、华东电脑(600850)、太极股份(002368);9.中国第二重型机械集团:二重重装;10.中国机械工业集团:轴研科技(002046);11.中国核工业集团:中核科技(000777);12.中国电子信息 产业集团:长城信息(000748);13.中国中材集团:中材科技(002080)

北魏开国皇帝拓跋珪为什么要娶姨母?

北魏道武帝拓跋珪是个兼有神经质和政治智慧的奇人,做事往往让人不可捉摸。至于为何他非要娶自己的姨母,恐怕不应该简单地从男女之爱来理解,应该有些深层次的原因。

我们先来看下拓跋珪娶姨母的经过:

拓跋珪是代王拓跋什翼犍的嫡孙,太子拓跋疐之子,母亲是皇后贺氏。太元元年(376年),前秦灭代国,拓跋珪本来要被强行带到秦都长安为人质,但代王左长史燕凤却以拓跋珪年幼为由,力劝前秦天王苻坚网开一面,最终拓跋珪得以留下来。

在部落中的拓跋珪一度生活得险象环生,统领刘库仁之子刘显一直想杀他。后来在母亲贺兰氏的帮助下,拓跋珪才得以跑了出来。后来拓跋珪的舅舅贺染干怕他以后会对自己不利,也想杀他。又是贺兰氏,以身体庇护拓跋珪,才又让他度过危机。太元十一年(386年),16岁的拓跋珪趁着前秦大乱,重兴代国,即位称代王。又在当年四月定国号为“魏”,是为北魏,改元为“登国”。

应该说,拓跋珪能建立北魏,是和他的母亲贺兰氏分不开的。而建国后的拓跋珪,在执政时也经常需要母亲来辅佐。甚至可以说,贺兰氏有些专权的味道。

一天,拓跋珪偶然看到了母亲的妹妹,也就是他的小姨。小姨美丽非凡,拓跋珪被迷得神魂颠倒,如痴如醉,一定要娶她。贺氏坚决不同意,说:“不可,此过美不善,且已有夫。”可拓跋珪已经鬼迷心窍,根本不理睬母亲,派人秘密杀掉小姨父,强迫小姨成为了自己的妃子。婚后拓跋珪对小姨宠爱有加,在他23岁时,和小姨生下一个儿子,取名拓跋绍。

看起来,这是一个男人为爱疯狂的故事。确实,拓跋珪是鲜卑族人,对所谓“乱伦”并不是特别的在意。如果他真的是对小姨一见钟情,杀人夺妻的事儿不是干不出来的。何况,这个“小姨”到底和母亲血缘多近,现在说不清楚。如果二人是异母姐妹,拓跋珪娶她还算不上乱伦呢。可是,此时的拓跋珪已经是个二十岁的少年天子,真要是个完全“靠下半身思维”的人,恐怕他也建立不起北魏这个王朝。他做这件事,后边绝对有更深层次的政治原因。

娶小姨的政治构想:

拓跋珪一生有三位记录在案的妃子:慕容氏、刘贵人和贺兰氏(小姨)。这三人,后边都有显赫的身世。慕容氏,是后燕皇帝慕容宝的女儿。虽然慕容宝后来被拓跋珪打败,但是毕竟后燕曾经占有大半个中国,政治影响力很大;刘贵人,是草原霸王刘库仁的侄女,在代国的传统地盘上,刘贵人带来的影响力也不可忽视。按照这种逻辑来推理,贺兰氏背后必然也有拓跋珪想要争取的政治势力。那么这股势力是谁呢?只能是拓跋珪的母族贺兰氏!

理论上讲,拓跋珪是被母亲扶上王位的,贺兰氏对他应该有天然的支持。但是实际的情况却并不单纯,贺兰氏的三个领头人,对拓跋珪的态度都非常暧昧。拓跋珪的大舅贺讷,虽然是他登上王位的主要助力,但是却一直想和这个外甥掰手腕。后来两人曾经数次武力交锋,贺讷不敌,才最终投降拓跋珪。所以这个舅舅,拓跋珪从心底是无法放心的;小舅舅贺染干,就是前面说过想要杀拓跋珪的那个人。双方从一开始相处就不和谐,拓跋珪自然也要提防他;而自己的母亲献明皇后贺兰氏,位高权重,却成天思念被后燕皇帝慕容垂扣住的小儿子拓跋觚。真要是哪天这个弟弟回来,献明皇后的态度还不好说。

拓跋珪此时登上王位不久,迫切需要贺兰氏的支持。既然两个舅舅和母亲都不是百分之百的可靠,那就需要引入一支新的力量,一直百分之百会站在自己一边的力量。按照草原民族的习俗,即使是女儿,也会有相应的财产。既然有财产,自然有相应的势力。再加上草原通婚的原则,姨母的母家也不会是庸庸碌碌的部族。这些势力,在拓跋珪娶了小姨之后,都会成为最忠实于他的力量。这对北魏天下的建立,是十分必要的。

另外,拓跋珪和姨母的孩子,也有自己的政治使命。此时,拓跋珪虽然已经有了长子拓跋嗣,但是长子背后的势力是刘库仁、刘显等一帮人。而拓跋珪的成长一直依靠着的,是贺兰氏的势力,如果自己没有一个有贺兰氏血脉的儿子,日后难保自己的母族不会对儿子下手。到时候别说北魏帝国,自己的血脉能不能留下都是问题。而只要有拓跋绍这么一个贺兰氏的血亲,就可以让自己的反对者心里有所疑虑。甚至必要时,即使牺牲长子扶立幼子,也可以保全自己拓跋家的天下。

不可否认,拓跋珪应该是真的爱自己的姨母。即使天下稳定了,他依然没有冷落她和儿子拓跋绍,这里足见真情。但是作为政治家,寻找助力、分散风险既是一门艺术,也是一种本能。拓跋珪作为一个前途未卜的青年君主,不得不考虑这些。只有如此行事,天下才能长治久安。可能这,才是拓跋珪一定要娶姨母的深层原因。至于日后拓跋绍怎么变成了一个暴戾青年,竟然拿刀砍向自己的老爹,这是个教育问题,只能怪拓跋珪自己了。

基因工程A股龙头值的是哪些?

基因工程A股第一大龙头:华大基因(300676)

基因工程A股第二大龙头:贝瑞基因(000710)

基因工程A股第三大龙头:达安基因(002030)

华大基因(300676)、贝瑞基因(000710)、达安基因(002030),主营业务都是基因工程。

精准医疗-生物科技公司十强(基因检测):华大基因第一、贝瑞基因第二、达安基因第五

它们,分别是:

华大基因BGI (深圳华大基因科技有限公司) 贝瑞和康 (北京贝瑞和康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博奥生物 (博奥生物集团有限公司) 药明康德 (上海药明康德新药开发有限公司) 达安基因 (中山大学达安基因股份有限公司) 华因康HYK (深圳华因康基因科技有限公司) 碳云iCarbonX (深圳碳云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中源协和 (中源协和细胞基因工程股份有限公司) 西比曼CBMG (西比曼生物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安诺优达ANOROAD (安诺优达基因科技(北京)有限公司)

国内基因公司第一方阵:华大基因第一、贝瑞基因第二、达安基因第三

目前,国内基因公司在基因工程的中下游领域,竞争优势十分明显。

中下游第一方阵企业,有四家。它们,分别是:

华大基因

贝瑞和康

达安基因

博奥生物(清华主导,华中科技大学、中国医学科学院、军事医学科学院参与。非上市公司)。

中下游第二方阵企业,有四家。它们,分别是:

安诺优达(非上市公司)

诺禾致源(非上市公司)

凡迪基因(非上市公司,已被江苏三胞集团收购)

百迈克(非上市公司)

我说龙头股的标准,起码一要主营业务相关,二要规模得大,市值得高吧。

A股的基因工程概念股,随便凑凑,都能整出三五十家。

但是很多上市公司,就是买了家基因测序的小公司、小团队,投资入股玩票性质的。

有些公司,主营业务和基因工程贴近,但是盘子太小了,自己都是二三十亿几十亿的小盘子,影响力太小了,翻不起什么大浪,带动不了别人。

(深圳华大基因公司)

(北京贝瑞基因公司)

(广州中山大学的达安基因公司)

基因工程A股第一大龙头——华大基因(300676):全球最大的基因组学研发机构,市值最高过千亿,由于其高增长性,被称为A股的腾讯、华为

(华大基因官网截图)

华大基因4个月市值翻13倍

2017年11月14日,上市才刚满4个月,华大基因的市值便从最初的78.85亿元飙升至千亿,而且成为了仅次于茅台的A股第二高价股,从发行价13.64元一路飙升至250元!

在整个医药健康产业中,华大基因是继恒瑞、康美药业、云南白药、上海莱士之后第五家冲上千亿市值的企业。现在股价有所回落。2018年3月6日,市值超过700亿元。

华大成立于1999年,是全球最大的基因组学研发机构。

2013年3月,华大成功完成对美国上市公司Complete Genomics的收购,实现了基因测序上下游产业链的闭环。并于2015年相继推出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高通量测序系统“超级测序仪”―Revolocity™及桌面化测序系统BGISEQ-500。

华大基因研究院还负责组建我国第一个国家级综合基因库——国家基因库,将更有效地保护、开发和利用中国宝贵的遗传资源,维护国家生物信息安全,提升中国在生物技术领域的战略制高点。

华大业务覆盖全球60多个国家和地区;拥有5000余名员工,平均年龄27岁。

如果说华大基因不是基因工程A股龙头,谁是基因工程A股龙头?

(华大基因主营业务及相关公司)

基因工程A股第二大龙头——贝瑞基因(000710):基因测序在临床转化领域的行业领导者,服务2000多家医院

(贝瑞基因官网截图)

2017年,基因界的另一巨头、“华小”公司贝瑞和康将借道天兴仪表,登录资本市场。2018年3月6日,贝瑞基因市值约为170亿元。

北京贝瑞和康生物技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贝瑞基因)成立于2010年5月,是致力于应用高通量基因测序技术,为临床医学疾病筛查和诊断提供“无创式”整体解决方案的研发型生物科技公司,是将基因测序技术实现临床转化的行业领导者。

贝瑞基因,已发展成为总部设在北京,覆盖上海、青岛、成都、长沙、杭州多地医学检验所与杭州生产基地的产业格局。市场网络覆盖国内30多个省市自治区超过2000家医院,拥有高标准的研发、市场、销售、客户服务等体系,共有1400多名员工,随着2017成功登陆A股主板上市,实至名归的成为基因检测行业领导者。

贝瑞基因,获得生物工程权威媒体动脉网的2017年最具推动力上市公司大奖。

(贝瑞基因借壳上市成功)

基因工程A股第三大龙头:达安基因(002030)

(达安基因官网截图)

达安基因于2004年8月在深交所挂牌上市,成为全国基因检测首家上市公司,其2017年上半年收入为7.71亿元。2018年3月6日,市值约90亿元。

中山大学达安基因股份有限公司依托中山大学雄厚的科研平台, 是以分子诊断技术为主导的,集临床检验试剂和仪器的研发、生产、销售以及全国连锁医学独立实验室临床检验服务为一体的生物医药高科技企业。公司于2004 年8 月在深圳证券交易所挂牌上市,成为广东省高校校办产业中第一家上市公司。

达安基因,是国内专业的基因诊断 技术和产品开发商,公司拥有高通量测序位代表的新一代分子诊断技术,在分子诊断行业占有率达到50%,该公司目前是国内分子诊断行业的绝对龙头企业之一,其控股子公司达瑞生物长期专注于出生缺陷、遗传病、肿瘤的筛查和诊断技术发展,致力于二代基因测序技术和高端免疫技术产品的开发及应用,目标成为遗传病和肿瘤诊断领域有影响力的优秀企业。

千山药机、中源协和:主营业务和基因工程有关,但是体量太小了

千山药机(300216):通过收购及后续增资,获得湖南宏灏基因生物科技有限公司79.73%股权,

宏灏基因拥有“基因芯片 研制技术”、“药物基因组学应用技术”等核心技术,在个体化药物治疗基因检测产品的研制方面,公司是中国在该领域的领导者,并领先于世界多数发达国家。

目前宏灏基因已经成功研发了针对高血压 、恶性肿瘤、糖尿病 、神经系统疾病、器官移殖差异性检测等个体化药物治疗基因检测芯片。

千山药机市值只有37亿,体量太小了。

中源协和(600645):A股市场少有的以细胞工程和基因工程为主营的企业,公司业务有干细胞 储存、干细胞治疗 、肿瘤细胞免疫 治疗、基因检测、美容保健、养老 等。公司属于干细胞领域的龙头公司,目前主营产品为试剂,基因检测试剂和细胞检测试剂,抢占市场上游的制高点。

中源协和干细胞公司在中国人群疾病易感基因领域开发出符合国际标准的基因检测系列项目,采用准确度最高、国际“金标准”SNP微测序技术进行疾病易感基因的检测。

中源协和市值约90亿,也不算高。

和基因工程沾点边的概念股公司

荣之联(002642):荣之联是华大基因连续多年前五大供应商,是华大基因的主要IT技术和解决方案提供商。还投资1.5亿元,和华大科技,共同成立华大健康保险股份有限公司。此外,还持有华大基因0.23%股份。

昌红科技(300151):主营精密塑料模具研发、设计、制造、注塑成型和零部件组装,为华大基因提供测序领域的相关耗材及试剂盒等。

经纬纺机(000666):经纬纺机旗下公司北京中融鼎新投资管理有限公司,通过认购北京丰悦泰和股权投资合伙企业份额,持有深圳华大基因股份有限公司0.32%的股权。天士力(600535):天士力实控人闫希军、闫凯境父子的投资公司——深圳和玉高林股权投资合伙企业,曾20亿元出资一举获得华大基因3584.96万股,占其发行前总股本的9.95%,成为仅次于华大系人马的第三大股东。

闫氏父子投资华大基因20亿元,合每股成本58元,2017年华大基因涨到250元的时候,应该翻了快5倍。

安科生物(300009):2015年,花4.5亿元收购无锡中德美联生物技术有限公司100%股权。中德美联建立了国际领先的多重PCR&CE扩增检测平台(同时检测40个STR和近百个SNP),自主开发了全球系列最全的法医DNA检测试剂盒,打破了国外大公司的垄断并完成了产品和应用方面的超越,引领世界法医DNA检测的发展方向目前法医产品已销往全国超过320个实验室,包括公安刑侦、法院、大学、研究所、生物公司、血液中心等,临床产品已进入报批阶段。迪安诊断(300244):参股的浙江博圣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是中国出生缺陷干预项目学科服务优秀品牌。博圣生物提供出生缺陷防控一站式综合解决方案的专业机构,以遗传病筛查和诊断技术为基础,集医学遗传领域项目运营、研发、销售与学科服务、患儿救助于一体的全国性的“出生缺陷防控”综合服务商,是中国出生缺陷防控领域的开拓者和领导者。新开源(300109):先后收购了武汉呵尔医疗科技发展有限公司、长沙三济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和晶能生物技术(上海)有限公司100%股权。呵尔医疗从事肿瘤的早期诊断,是未来肿瘤无创早期诊断的龙头。三济生物主要从事个体化治疗。晶能生物定位于第三方基因检测科技服务平台。仟源医药(300254):2014年,曾经花了1亿元,收购了杭州恩氏基因技术发展有限公司80%的股权。恩氏基因,系一家以基因制备技术为核心,以婴儿基因保存为主营业务的企业。北陆药业(300016):公司涉足医学影像与基因测序以及肿瘤细胞个性化治疗产业链条的整合,尤其是旗下子公司南京世和基因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武汉友芝友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在高通量测序(NGS)和循环肿瘤细胞(CTC)诊断方面,有所发展。

大同历史有哪些名人?

盘点山西大同十大历史名人,你认识几位?

1、薛氏三兄弟,明代,山西大同府天城卫有薛氏三兄弟,他们分别务农、做官和经商,各尽其业,最后成为当地著名的大户。薛氏一家,长兄务农,三弟经商,以资助老二读书。老二登进土第,得授高官。这种耕读商的家庭,反映了明代山西商人家庭结构的一个特点。薛氏始祖薛士秀,约明初从戎河曲,后定居大同府天城卫。薛士秀生薛镇,镇生薛庵。庵生四子,即薛春、薛云、薛雨、薛雷。薛春生二子,长子薛经,次子薛绮。绮生三子,即此处所说的长子薛某(佚名)、次手薛纶,三子薛缨。

薛纶从小聪颖,记忆尤其过人。少年时同长兄一起在私塾读书,兄尚未读完一句,纶已目数行,兄再读时,纶已熟记,背诵如流。薛纶才思敏捷,数百言文章可立刻成就,且文藻秀美。长兄对薛纶的才华深为佩服,便放弃学业,继承父业屯田耕作,资助薛纶读书。 薛纶在长兄自我牺牲精神的鼓舞下,越加奋发读书。终于在隆庆二年(1568)登进士第,进入仕途。万历十年(1582),任陕西按察司副使。不久,辞官回籍。有人很惋惜他的离职,薛纶说:“我有幸继承先辈之产业,兄耕弟贾,助我求学,才有今日之位,我愿已足矣!”

薛纶弟薛缨是两淮盐商。明中叶,由于社会商品货币经济的发展,商人在边疆屯田纳粮换取盐引的开中制度,渐被纳银的折色制度所代替,盐商也分化为边商和内商。边商专纳米、豆、草束,依靠贸易盐引谋利。内商则坐场掣盐,进行交易或转售他人。由于内商处在支配盐的运销的地位,获利多,资本增殖快。所以,山西、陕西、安徽等地的大盐商,纷纷寓籍淮安、扬州,薛缨也就是在这个时期定居扬州的。 薛氏家产五世没有分开过,是由兄弟共同经管。自从薛缨经商两淮在扬州置产后,薛家在大同和扬州两地都有家产、人口。为了照管两地的子弟、田宅、奴婢等事,薛纶辞官后,经常往返于大同和扬州之间。可见,薛氏当时在大同和扬州的产业已相当可观。

2、武明皇后娄昭君(501-562年),代郡平城(今山西大同)人,鲜卑族,北齐奠基人高欢的妻子,北魏真定侯娄提的孙女,赠司徒娄内干之女,北齐文宣帝高洋、孝昭帝高演、武成帝高湛的生母。

平日柔顺勤俭,谦卑自守。亲自纺织针补,视姬妾所生诸子均十分慈爱,不异己出,对诸子每人必赐一袍一裤。时常向高欢进言,有才必用,不能以私废公。处事能够顾全大局,委曲求全。

高欢受封渤海王后,娄昭君为渤海王妃。高欢死后,长子高澄继任其位,娄昭君进封渤海太妃。550年,次子高洋称帝,尊娄昭君为太后。559年,高洋去世,太子高殷继位,尊娄昭君为太皇太后。560年,娄昭君废黜高殷,改立六子高演为帝,娄昭君再度为皇太后。561年,高演去世,娄昭君立九子高湛为帝,仍为皇太后。562年,娄昭君去世,与高欢葬于义平陵,谥号神武明皇后。

3、独孤信(502年-557年),本名独孤如愿,字期弥头,鲜卑族,云中(今山西大同)人,西魏、北周将领,八柱国之一。

独孤信容貌仪表俊美,善于骑马射箭。初为葛荣部下,葛荣失败后,投归尔朱荣。随孝武帝西行,授爵浮阳郡公。西魏建立后,独孤信任卫大将军、都督三荆州诸军事、大都督、荆州刺史等职,用以招抚被东魏所占据的荆州的百姓。之后大败东魏弘农郡守田八能、都督张齐民、刺史辛纂,于是平定三荆。不久,东魏又派高敖曹、侯景等率军突至。独孤信认为敌众我寡,率部逃到南梁,在南梁居住了三年。大统三年(537年)才回到长安。他认为自己的行为有损国威,便上书请求治罪,得到了西魏文帝元宝炬的宽宥,任命为骠骑大将军,加侍中、开府衔,使持节、仪同三司和浮阳郡公的官爵照旧。

后随丞相宇文泰收复弘农,攻克沙苑。率军与冯翊王元季海进入洛阳。颍、豫、襄、广、陈留等地相继诚心归附。大统六年(540年),东魏侯景侵犯荆州,宇文泰命其与李弼出兵,侯景撤军后,独孤信担任大使,抚慰三荆。北周建立后,升任太保、大宗伯,晋封卫国公,食邑一万户。赵贵被处死后,独孤信以同谋罪被免职。不久,被晋公宇文护逼迫在家中自尽,时年五十五岁。

4、王遵文,官员。字艺庵。大同市灵丘县城小西关村人。其父王思祖,为清道光十五年(1835)举人。王遵文在私塾就学,咸丰九年(1859),赶赴太原访求高师。他写了一篇文章,转呈主持晋阳书院的田京卿过目。田读后赞不绝口,便收纳王遵文于门下,于是王遵文学业大有长进。咸丰十一年(1861)任太学。同治元年(1862)开科考试,他以小京官的职务在刑部任职。当时与稷山县王念堂、朔县的王向甫、定县的王镜逸在北城被称为“山西四王”,均以才德超群,受到上司的青睐。

5、徐化溥,男,字云山,号云门,自称云门山人,明末清初阳和卫人(今阳高人),顺治年间贡生,明末清初地方著名学者。清朝顺治初年(1644-1661),大同府历经“姜变”移驻阳和,

世居阳和城内的徐化溥更加显露出来。在阳和府衙为官的曹秋岳(名溶,浙江嘉兴人,曾任职阳和兵备道)、魏环极(名象枢,直隶蔚州人,官至刑部尚书)等人,都是当时名著学界的人物,与徐化溥交谈后,不由得惊叹阳和小城竟有如此高士。从此,徐化溥的名气更大了。其间,徐化溥被阳高卫及大同府推举为岁贡,还被聘请在阳高卫县学担任教师。顺治七年(1650),知府胡文烨计划撰修《云中郡志》,熟知当地情况又学识渊博的徐化溥应聘并最终成为顺治《云中郡志》的主要执笔者。

6、王家屏(公元1535年——1603年)字忠伯,号对南,山阴县河阳堡人,曾以吏部左侍郎兼东阁大学士入予机务,以礼部尚书兼东阁大学士致仕归里。所以,在雁同、朔州地区民间以“王阁老”相称。万历十二年(1584年),王家屏被提升为礼部右侍郎。不久,为吏部左侍郎兼东阁大学士,辅助朝政。王家屏执阁六年,时间虽短,但给当时朝野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不贪权武断,“推诚秉公,百司事一无所扰”(《明史》);他恪尽职守,“每议事秉正持法,不亢不随”;他注意处理同内阁诸臣关系,与同僚们和睦相处。万历十九年(1591年)秋,出任内阁首辅。他老成谋国、施政严谨、品格高古,然而既不遇时,也不遇主,昏暗腐败的君主粉碎了他的“尧舜之臣”美梦。王家屏并有著作传世:一种是收入《四库全书》的《王文端公集》十四卷;另一种是《复宿山房文集》四十卷。

7、毕士安(938年—1005年11月14日),本名士元,字仁叟,一字舜举。代州云中(今山西大同)人。

宋太祖乾德四年(966年)进士。宋太宗太平兴国中,为监察御史,出知乾州。淳化二年(992年),召入翰林为学士。宋真宗即位,权知开封府事。咸平中,复为翰林学士,以目疾出知潞州,又入为翰林侍读学士。景德元年(1004年),进吏部侍郎,参知政事,拜平章事。澶渊之战时支持寇准,力主真宗亲征。景德二年(1005年)卒,年六十八,谥文简。有文集三十卷,今已佚。《全宋诗》录有其诗。

8、曹文诏(?—1635年),山西大同人,勇毅而有智略。明朝崇祯年间将领,号称第一良将,官至总兵。在镇压明末农民起义的战争中功勋卓著。崇祯八年(1635年),在湫头镇之战中因寡不敌众兵败自尽。

死后,明王朝追赠其为太子太保、左都督。

9、拓跋珪(公元371年8月4日—公元409年11月6日),又名拓跋开、拓跋什翼圭、拓跋翼圭,字涉珪,鲜卑族,北魏开国皇帝。

公元376年,拓跋珪被其母亲贺兰氏携走出逃。

公元386年,16岁的拓跋珪趁乱重兴代国,即位称代王。又在当年四月定国号为“魏”,是为北魏,改元“登国”,

公元398年,他将国都从盛乐迁到平城,并称帝。他即位初年,积极扩张疆土,励精图治,将鲜卑政权推进封建社会。晚年则好酒色,刚愎自用,不团结兄弟,导致在公元409年的宫廷政变中遇刺身亡,终年仅三十九岁,在位二十四年。

其子拓跋嗣登位后,于公元410年(永兴二年)谥拓跋珪为宣武皇帝,庙号烈祖,公元420年(泰常五年)才改谥为道武皇帝,公元491年(太和十五年)改庙号为太祖。

10、曹变蛟(1609-1642),山西大同(今山西大同市)人,明朝名将曹文诏之侄。身怀勇力,少年即随曹文诏在军中效力。为维护社会的安定秩序,平定多次暴乱,很受天子器重。先后被任命为参将、副总兵、都督佥事、左都督、总兵官。时称曹文诏和曹变蛟为大明朝的大小曹将军,统兵有方,敢战敢为,为抵抗满清异族统治作出了巨大贡献,崇祯十五年于松锦大战壮烈殉国。此役,明军大部崩溃,诸军皆逃,唯变蛟亲率部下冲后金军大阵,直抵皇太极中军,箭射后金大纛,吓敌酋使其中军后退里许,惜大势难挡,终因势孤力穷,兵败并俘,不愿投降后被后金残杀。

版权声明 本文地址:https://www.sdsyysh.com/cfpaiweihao-6305.html
1.文章若无特殊说明,均属本站原创,若转载文章请于作者联系。
2.本站除部分作品系原创外,其余均来自网络或其它渠道,本站保留其原作者的著作权!如有侵权,请与站长联系!
扫码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