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蕉人是什么意思?看完这篇你就懂了!

今天刷手机,看到个挺逗的词儿——“香蕉人”,一下子就勾起我的好奇心。这词儿听着挺形象,到底是啥意思?我立马就去搜搜。
原来,“香蕉人”最早是说那些在美国出生的中国人,范围更广,指的是在国外长大的华人小孩,或者从小出国留学,在国外待好些年头的华人华侨。这词儿最早出现在一个剧本里,叫《刚下船的人》,后来70年代那会儿,好多人出国,这“香蕉人”的说法就慢慢传开。
“香蕉人”这词儿,说白,就是说这些华人长着黄皮肤,但脑子里的想法、说话做事的方式,都跟外国人一样,完全西化。
为啥叫“香蕉人”?你想,香蕉外面是黄的,里面是白的,这不正好形容这些华人嘛
我琢磨着,这些“香蕉人”也挺不容易的。他们生活在两种完全不同的文化里,一边是自己爹妈的中国文化,一边是国外的那一套,肯定会觉得迷茫,不知道自己到底算哪边的人。这种感觉,我虽然没亲身体验过,但也能想象得到。
“香蕉人”的苦恼
- 跟爹妈处不来。因为从小生活环境不一样,文化差异太大,跟爹妈聊天都聊不到一块儿去,有时候还会吵架。
- 找不到认同感。在中国人眼里,他们是“外国人”;在外国人眼里,他们又是“中国人”,两边都不靠,你说难受不难受?
现在时代不一样,很多“香蕉人”也开始主动学习中国文化,参加什么“寻根之旅”夏令营,慢慢地也就找到自己的定位,不再是那个两头不靠的“香蕉人”。
我个人觉得,这事儿的关键还是在于教育。要是能让这些华裔小孩从小就系统地学习中国文化,那中西文化的差异对他们来说,就不再是冲突,而是变成一种融合和互补,这多
想想那些出国留学,说着一口流利外语,吃着汉堡薯条,脑子里想的都是外国那一套的中国人,确实有点“香蕉人”那味儿。说到底,“香蕉人”就是长着华人面孔的“洋人”呗。不过时代在变,相信以后“香蕉人”会越来越少,大家都能够找到自己的文化归属感。